8月27日,觀致汽車旗下全新A+級SUV觀致7正式開啟預售,新車共推出六款車型,預售價格區間為10.98-16.18萬元,正式價格將于9月公布。
觀致7是寶能入主觀致三年來推出的首款車型。
自2016年底觀致5 SUV上市后,經歷了將近四年的空窗期,觀致7才姍姍來遲。
被寄予厚望的觀致7能否成為救命稻草,力挽狂瀾?
入局
近年來,地產商高調進軍汽車行業已經不是新聞,先有寶能入主觀致,再有許家印3年投資450億,在全球建設10個生產基地,并且同步研發15款新車,制定了“買、合、圈、大、好”的五步走路線。
作為觀致汽車控股股東,寶能集團在汽車領域的步伐中一直走得很快。寶能集團官方網站“產業布局——高端制造”板塊中,寶能汽車被放在突出位置。資料顯示,寶能集團對汽車領域業務的布局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寶能系先后舉牌韶能股份,中炬高新和明星電力等汽車相關產業公司。
2017年12月,寶能集團宣布以16億元購入觀致汽車25%股權,正式進軍汽車領域。一個月后,觀致汽車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宣布,與寶能集團有關的投資者同意投資約66.3億元買下觀致汽車大部分股權,成為觀致汽車控股股東。彼時成立十年的觀致汽車累計虧損達近百億元,寶能汽車自此獲得汽車生產資質以及觀致汽車在江蘇常熟年產能15萬輛、最大可達30萬輛的工廠。
2018年11月,寶能陸續成立深圳鴻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臻宇新能源動力科技公司,分別負責動力電池和電機、電控的技術研發。2019年底,寶能斥資16.3億元抄底長安PSA,由寶能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前海銳致持有。
目前,寶能的汽車基地已經在全國各地鋪開,先后跟杭州、昆明、廣州和陜西西咸新區、昆山、貴陽等政府達成合作,開建多個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規劃產能超過230萬輛。
2018年初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宣布,將連續五年向觀致汽車投資用于新產品研發,每年投資100億元。據悉資金層面目前寶能已持續為觀致投入了超過200億元。
折戟
觀致汽車成立于2007年,作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樣本,由奇瑞汽車和量子公司共同出資,擁有獨立的“觀致汽車”品牌和觀致3、觀致 5等共5款車型。
彼時的中國汽車市場,處于自主品牌第一輪高端化的嘗試階段。觀致成立之初,致力于打造國產高端品牌車型,是奇瑞沖擊高端市場的武器之一,但當時社會對高端自主的接受度較低,觀致初期定價策略的相對失誤、在品牌上的搖擺以及未成體系的經銷商布局讓籍籍無名的觀致多次折戟。
在外界看來,對于已經連年虧損、負債已達到92.1億元的觀致汽車來說,寶能的入主將為其“止血”并帶來新的發展模式。然而觀致汽車并未翻身,并且負面新聞纏身:產品更新緩慢、銷量繼續頹靡、高管團隊更換頻繁、停產裁員、經銷商集體維權、自產自銷等。2018年
觀致銷量暴漲320%,累計銷量高達63179輛。但是隨后被爆出這是“左手倒右手”鬧劇,
觀致銷量的大部分被同為寶能旗下的汽車租賃公司聯動云所消化。
2019年觀致銷量再次下滑,前11月銷量僅有3.6萬輛。2020年上半年出現斷崖式下滑,銷量僅為2873輛。對觀致而言,如何提升市場規模,重塑觀致品牌,恢復消費者信心成為待解的燃眉之急。
寶能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大谷俊明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產品研發緩慢、對保有客戶服務欠缺、缺乏先進的公司管理方式導致觀致此前未能取得成功。
“目前處于車市新周期起點,總體而言觀致面臨比較大的機會和潛力,未來從造房子到造車是內循環促進內需的方向,寶能的方向是正確的。”
8月30日,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方向君采訪時表示,“但造車和造房子思路是不一樣的,汽車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且易受到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跨界難度比較大,怎樣按照造車的思路去做出產品對于寶能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
能否重生?
作為一款A+級SUV,觀致7的長寬高分別為4679mm/1897mm/1679mm,軸距為2720mm。值得一提的是,動力方面,新車沒有搭載奇瑞的發動機,轉而采用寶馬“王子”系列發動機,其中1.6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50Kw,峰值扭矩為280N·m,1.8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70Kw,峰值扭矩為300N·m。此外,新車搭載ADAS駕駛輔助系統功能及盲區影像補償顯示,實現手機App支持遠程控制,系統支持OTA遠程迭代升級。
觀致汽車銷售公司銷售總監丁曉寧表示,觀致汽車的產品更新換代節奏將會加快,從觀致7開始,每年將推出1-2款全新車型,到2025年實現從轎車、SUV到MPV、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型、從A0級到B級車型的覆蓋。此外,為了完善終端經銷商布局體系,寶能開啟直營店模式,截至目前觀致汽車在全國的直營店超過200家。
“寶能對觀致的賦能是全面的、持續的。隨著資源的持續注入,觀致汽車正在逐步走出‘隧道期’,效果將越來越顯性。目前已妥善解決了觀致歷史問題,確保觀致汽車新產品研發有序開展。”大谷俊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當觀致7的預售價格公布時,發布會現場發出一陣驚呼。重新出發的觀致10—16萬元的價格區間瞄準了主流自主品牌SUV市場,將與哈弗H6、吉利博越等直接競爭,但是當下的SUV細分市場早已天翻地覆。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份SUV銷量為73.1萬輛,同比增長13.6%,銷量排名前十的SUV中,自主SUV僅占三席,合資品牌的碾壓以及自主品牌的內部競爭讓觀致7面臨的挑戰不小。
“對觀致而言,技術的先進性、產品的先進性以及獲得消費者認可是其要面臨的核心挑戰。”崔東樹表示,“觀致想在市場上獲得重生,技術和體系一定要保持相應的水平,產品也要跟上。目前觀致車型產品較少,整體而言如何保持技術先進性還是值得關注的。”
造車并非一蹴而就,漫長的造車周期、巨額的研發投入、頻繁的更新換代,外加車市的持續下行,突發疫情加速行業洗牌,寶能的財大氣粗能否助其圓夢?觀致能否起死回生?有待時間驗證。